动物组织解离是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的基础技术,旨在将完整的组织分离为单个细胞或细胞团,用于细胞培养、基因分析或药物筛选等场景。本文系统梳理常见解离方法及其适用场景,助力科研工作者选择最优方案。
一、常用解离方法分类
1.机械分离法
通过物理手段(如匀浆器、筛网过滤)破碎组织,适用于结缔组织较少的软组织(如肝、脾)。优点在于操作简单、成本低,但细胞损伤风险较高。
2.酶消化法
利用胰蛋白酶、胶原酶等分解细胞间质蛋白,适用于肌肉、肿瘤等致密组织。需控制酶浓度(0.1%-0.25%)和孵育时间(30-60分钟),避免过度消化导致细胞膜破裂。
3.化学解离法
使用螯合剂(如EDTA)结合钙离子破坏细胞连接,常与酶消化法联用,提升上皮组织解离效率。
4.低温梯度法
通过反复冻融弱化细胞间连接,适用于神经组织等敏感样本,但对设备要求较高。
准备工作:水浴锅设置到37℃、配制含5% FBS的PBS。
1.取一个5 mL离心管,加入240 µL哺乳动物组织通用解离液和2760 µL的RPMI 1640培养基,混匀。
2.将组织样本用PBS清洗干净,剪碎,并转移到第1步准备好的溶液中,摇晃混匀。
3.放在37℃水浴锅中0.5 h ~ 2 h。消化过程中,每隔3 ~ 5 min摇晃混匀。
4.不同类型、状态的组织消化时间不同,每隔一定的时间质检一次细胞悬液,根据细胞总量及活性等确定消化停止时间。
5.消化完成后,用70 μm细胞筛进行过滤,收集滤液于新的15 mL离心管中。
6.加3 mL RPMI 1640培养基于消化的离心管中,上下颠倒涮洗管壁,涮洗液同样经过同一个70 μm细胞筛进行过滤,收集滤液于第5步的15 mL离心管中。
7.重复步骤6两次,共洗3次,共收集滤液12 mL。
8.将收集液于4℃,300 ×g离心5 min,弃上清。
9.用5 mL含5% FBS的PBS重悬沉淀,吹打混匀,4℃,300 ×g离心5 min,弃上清。
10.重复步骤9一次,共清洗两次。
11.用50 µL ~ 2 mL含5% FBS的PBS重悬沉淀,重悬液的体积根据所需的细胞浓度进行调整。
12.用细胞计数仪对细胞悬液进行质控并记录。
13.质控结束后请立即进行后续实验。
备注:1.若得到的细胞悬液中有红细胞,按需决定是否进一步去除红细胞。
2.DMEM培养基可替代RPMI 1640培养基。
三、应用领域解析
1.肿瘤研究:原代肿瘤细胞培养需联合酶消化与机械分离;
2.干细胞分离:采用温和解离法保留细胞表面标记物;
3.器官芯片构建:高活性细胞悬液是3D培养的基础。
中科百抗可提供动物组织解离试剂盒,性价比高,有需求欢迎咨询中科百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