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细胞介素(Interleukin, IL)是一类由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,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、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过程。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被发现以来,科学家已鉴定出超过40种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,其功能从激活免疫细胞到调控代谢平衡,几乎贯穿生命活动的各个层面。本文将从结构特征、功能分类及临床关联三个维度,系统解析白细胞介素在生命科学中的核心地位。
一、白细胞介素的发现与结构特征
白细胞介素最初被定义为“白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分子”,但随着研究深入,其来源和靶细胞范围已扩展至多种组织细胞。根据蛋白质结构,白细胞介素可分为四大类:
1.α螺旋结构家族(如IL-2、IL-4):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触发JAK-STAT信号通路。
2.β折叠结构家族(如IL-1、IL-18):主要介导天然免疫应答,与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。
3.趋化因子样家族(如IL-8):负责招募中性粒细胞至感染部位。
4.多结构域家族(如IL-17):在黏膜免疫和自身免疫病中发挥独特作用。
二、功能分类:从免疫调控到代谢平衡
白细胞介素的功能高度多样化,其核心作用可归纳为以下三类:
1.免疫激活与抑制
·促炎因子:如IL-1β、IL-6和TNF-α,在感染初期快速激活巨噬细胞和T细胞。
·抗炎因子:如IL-10和IL-37,通过抑制NF-κB通路减轻过度炎症反应。
2.细胞分化与存活
·IL-2促进T细胞增殖,而IL-7是淋巴细胞存活的关键因子。
·IL-4驱动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,增强抗体产生。
3.代谢与组织修复
·IL-6参与肝脏急性期蛋白合成,IL-22促进上皮细胞再生。
三、白细胞介素与疾病的“双刃剑”效应
白细胞介素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,其调控机制成为治疗靶点:
1.自身免疫病
IL-17A过度分泌导致银屑病、类风湿性关节炎;靶向IL-17的单抗药物(如司库奇尤单抗)已广泛应用于临床。
2.肿瘤免疫逃逸
IL-10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T细胞活性,而IL-12可增强NK细胞杀伤功能。
3.感染与脓毒
IL-1β和IL-18通过激活炎症小体加剧脓毒症,但其拮抗剂可降低死亡率。
四、前沿研究:白细胞介素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
近年来,基于白细胞介素的疗法取得突破:
·IL-2变构体:通过修饰受体结合位点,选择性激活调节性T细胞,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。
·IL-6受体抑制剂(如托珠单抗):在COVID-19重症患者中显著抑制细胞因子风暴。
·基因编辑技术:利用CRISPR敲除IL-23基因,为炎症性肠病提供新思路。
中科百抗可提供多种重组白细胞介素蛋白,有需求欢迎联系客服咨询。